百科
居联邦 > 房产百科 > 缴税过户 > 过户事宜 >

注意,别跳进“内部人避税”的陷阱!

注意,别跳进“内部人避税”的陷阱!

发布日期:2015-07-03 14:54:16作者:小居来源:居联邦原创

二手房买卖业务中,时常会碰到有的中介人员说可以“避税”一说,“避税”真的靠谱吗?

提醒光大购房者,不可取!“避税”存在很大的风险:

对于业主来说,有时“内部人”提供的方法并不靠谱,提供的税票也很有可能是假的,自行去缴税过户有时根本不能完成。即便缴了税、过了户,但仍有可能面临如下风险:

1. 行政处罚:如被税务机关查出逃税事实,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,纳税义务人(业主)须补交应纳税款,并缴纳滞纳金。
2. 刑事处罚:违法避税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,最高刑罚可达7年,并处罚金。(具体法条可参见我国《刑法》第二百零一条)

对于客户来说,很多时候,业主承诺的“包税”或“内部人”提供的避税方法并不靠谱,根本完不成缴税过户。即便缴税成功、顺利过户,也不要认为“业主是纳税义务人,如果出了事儿也是业主担责、与自己毫无关系”。正如案例中所述的赵四,在他再行出售房屋的时候,就遇到了极大的麻烦,得不偿失。

而且,通过“避税”的客户同样面临如下风险:

1. 行政处罚:客户成为房屋新产权人后,如被税务机关查出之前的逃税事实,且纳税义务人(业主)拒不补交应纳税款、缴纳滞纳金的,即便房屋所有权已经转移,但税务机关很有可能通过查封该涉案房产来督促业主履行义务,这势必会影响客户(房屋新产权人)对该房屋的使用。
2. 刑事处罚:如纳税义务人(业主)被刑事处罚,客户虽不是纳税主体,但因避税行为须双方参与才能完成,业主、客户都参与其中,客户被认定为从犯也不是没有可能。如此一来,辛苦买房、侥幸逃税却涉刑,未免太得不偿失了。

居联邦建议通过正常方式缴税,避免偷鸡不成蚀把米,得不偿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