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15-12-17 17:16:00作者:小居来源:居联邦原创
试想一下,乘车到了桂林,下了火车,走出站台,不用急于赶路,先在桂树成荫的站前广场上惬意歇息;走过“风雨无阻”的旅客通廊,任凭艳阳高照或者疾风骤雨,也不会让你的身上留下一点“痕迹”;港湾式的公交车站温馨舒适,另一边即停即走的出租车也早已守候在专用通道上,有序载客;北侧的行人出入口与地下车库相连,自动扶梯可以把你送到你的爱车停放处……关于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的一切美好画面,在2016年都可实现。
桂林火车站是我市重要的客运火车站,它作为一扇“城市大门”,每天承载着接送大量旅客的任务,站前广场环境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旅客对桂林城市的印象。由于建成时间较长,随着社会的发展,站前广场的交通规划设计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和车流需要。今年8月初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对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进行重新规划建设,启动站前广场环境整治工程,消除乱象,擦亮站前广场这一展示桂林形象的“窗口”。
如今,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,细心的市民渐渐发现了站前广场的不少变化:违法建筑已不见踪影,路面规划有序,公交车、出租车都有了专用通道……站前广场的改造建设进展情况如何?改造后的站前广场将变成什么样?近日,记者进行了走访。
回顾篇:火车站前“乱象”影响桂林形象
提起改造前的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,许多桂林人和曾经到过桂林的外地游客都能说出一大串的“堵心”经历。在人们眼中,曾经的桂林火车站广场不仅设施老旧,而且秩序混乱,与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实在不相符,尤其是出租车拒载、宰客现象屡禁不止,更是给桂林的“城市窗口”抹了黑。
南宁人曾巧于2001年—2005年在桂林读大学,谈起对桂林的印象,她说:“我喜欢桂林的山水环境,也喜欢这里的人,但唯一让我讨厌的是每次开学和放假在桂林火车站上下火车的经历。”曾巧回忆道:“记得2001年我刚进大学那年,我第一次拿着大箱小箱的行李在桂林火车站下车。满以为出站后看到的是漂亮的风景、干净的街道、有序的环境,但是当我走出出站口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:商贩揽客、出租车拒载,还有站前广场上人流和车流混杂在一起,十分混乱。”曾巧还清晰记得有一年暑假开学坐火车回桂林,在站前广场被出租车拒载的情景。“我当时一个人拿着两大箱行李,本想叫出租车从火车站到位于七星区育才路的广西师大,按照打表本来最多15元,但出租车司机开口就要30元。我跟司机理论几句,还遭到了出租车司机白眼。”曾巧感叹说,她当时就想,桂林的城市那么美,火车站广场环境为什么就不能与山水同美?
68岁的“老桂林”张先生对于多年前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的环境也是嘘唏不已。“之前的站前广场建成到现在有差不多30年了。30年来桂林城市变化万千,但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,不管是设施还是设计规划肯定落后了。”张先生谈到,原来的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就像闹市一样,出租车、私家车、旅客混杂在一起,旅客经常遇开“霸王车”挡道的车辆,而随意穿梭的人流也让出租车司机无奈。而且一些出租车长时间停在广场上“卯客”,占用了大量的车位,私家车根本没办法停。
李青峰曾经是桂林火车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。对于火车站站前广场之前的公共秩序,他也挺无奈:“火车站人多而杂,是各类案件高发的地方。例如黄牛倒票、小商店里偷换假币等等。”他坦言,火车站广场秩序混乱除了硬件设施和人员复杂的客观原因外,与管理上的缺失也有一定的关系。他告诉记者,之前火车站站前广场在管理上的划分比较杂乱,铁路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管理职责和分工上有一定的重合,因此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“空白”。
设施陈旧、人车混杂、揽客宰客、管理不规范,等等,这些都是曾经的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留给人们的印象。而随着桂林火车站站前广场环境整治工程的启动,这些不好的印象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改变。
关注更多房产信息请扫描我们的二维码: